浙江海洋大学首页
 

报考资讯

  

    浙江海洋大学4项科研成果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2024年11月26日 15:34  点击:[]

    11月22日,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部署会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杭州举行,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参加会议。浙江海洋大学4项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含参与)表彰,其中参与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主持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3项。

    2023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情况

    序号

    成果名称

    获奖等级

    参与情况

    1

    黄姑鱼种质资源开发及增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主持

    2

    海捕虾海陆协同高质化保鲜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主持

    3

    贻贝全产业链加工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与产业化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主持

    4

    化工园区挥发性有机物精准监测与低碳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参与)

    参与

    会后,严小军书记对学校科技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省委召开本次大会,锚定全面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战略目标,聚焦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更高的服务海洋强省的创新目标,构建以发挥人才作用为导向的创新体制,发挥新增的海洋领域博士学位点的学科引领作用,加快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与学科链的融合,打造地方海洋大学创新发展的学科域与生态圈,以一流的标准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image.png

    王阳光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贻贝全产业链加工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与产业化”,构建了“贻贝加工品质提升—副产物利用—产品开发应用—产业反哺”技术体系,突破了贻贝保真保鲜、调理产品精深加工、贻贝加工汁液菌酶协同发酵小子肽蛋白饲料和液体蛋白肥料、贻贝壳制备高性能吸附剂等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贻贝综合加工问题,实现了贻贝从保鲜、深加工、副产物高效利用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了贻贝经济附加值,对浙江省养殖贻贝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推动作用。

    image.png

    徐冬冬研究员团队主持完成的“黄姑鱼种质资源开发及增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全人工规模化繁育、全雌苗种规模化生产以及高效养殖技术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突破,系统建立了“育-繁-推”技术体系,推动黄姑鱼成为我国南北方的增殖放流品种,为渔业资源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image.png

    张小军正高级工程师团队主持完成的“海捕虾海陆协同高质化保鲜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应用”,系统研发了船载超低温冷冻冷藏技术和成套装备,实现了海捕虾的海基一线冷冻锁鲜;创新构建了海陆协同标准化贮运保鲜及可追溯技术体系,实现了海捕虾的品质源头保真;研究开发了船岸结合的品质调控关键技术和装备,形成了海捕虾海陆协同高质化加工新模式。

    此外,学校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陈东之教授团队参与的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上一条:国奖+2!浙江海洋大学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再创佳绩 下一条:浙海大学子在“泰山·青未了杯”大学生创意短视频大赛获全国冠军

    关闭

  

   
 电话:0580-2550022    E-mail:zhdzsb@zjou.edu.cn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街道海大南路1号(新城校区);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海院路18号(定海校区)

版权信息:浙江海洋大学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