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浙江以及长三角其他地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战略对机器人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以复合(移动机械臂)机器人设计、智能控制与开发为核心,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机器人工程专业知识和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掌握智能机器人系统感知、决策、执行等原理,具备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善于运用控制、机械、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技术分析和解决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胜任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开发、控制、集成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在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特色或优势:本专业是顺应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和机器人科技发展趋势而设立的新兴专业,是在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上,融合了机械、电子、电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多学科融合交叉专业,属于典型的新工科专业,具有很强的前沿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本专业拥有传感与检测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海洋水下遥控机器人(ROV)作业操作仿真实验室、工业(机械臂)机器人实验室、复合(移动机械臂)机器人和海洋复合无人艇机器人综合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和先进实验设备。
本专业与上海遨拓深水装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拥有极客机器人社团等学科性社团,为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创业提供孵化条件,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和浙江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中取得了多项一等奖。
主干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导论、机器人嵌入式系统、机器视觉、海洋机器人移动基础、海洋机器人作业基础、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实训、SLAM基础、海洋机器人综合系统实训。
就业去向:机器人工程专业所在的领域是中国制造2025 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的领域,社会需求较大。学生毕业后可在通用机器人行业、海洋机器人行业、智能制造产业、人工智能行业、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企业从事智能机器人设计与开发、智能机器人系统运行分析与维护、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等相关工作。
典型就业单位: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杭州立昂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华南、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舟山思通软件有限公司。
典型读研单位: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温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浙江海洋大学等。
优秀毕业生代表

谭运墙
2025届机器人工程专业毕业生
已拟录取为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
本科阶段担任班级团支书、院级社团指导部干事、浙江海洋大学国防青年先锋连国旗护卫队队员。2021-2022学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2022-2023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浙江省物理创新理论竞赛三等奖、计算机三级;2023-2024学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2024-2025学年浙江省优秀毕业生。

张祥安
2025届机器人工程专业毕业生
现已入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信息科技部
本科阶段担任班级班长,信息工程学院团委组织部干事。2022-2023学年获浙江海洋大学新生军训优秀学员;2023-2024学年获校单项奖学金、优秀志愿者;2024-2025学年带领班级获新时代好学风班级。

王寿琦
2024届机器人工程专业毕业生
就读于浙江大学研究生
本科阶段担任班级班长,班级寝室长,学院数科机器人学生党支部委员。2020-2021学年获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学习优秀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2021-2022学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浙江省第十三届“挑战杯”竞赛铜奖、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学习优秀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2022-2023学年获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三等奖、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浙江省政府奖学金;2023-2024学年获浙江省优秀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