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在“建设海洋强国”愿景下,扎根东海之滨,深耕海洋油气资源,赋能长三角区域能源结构多元化工程,面向全国培养适应石油工业、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油气资源勘探、油气井建设、油气资源开发与集输的全链条从事技术研发、生产服务与工程管理等工作,具有解决石油工程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特色或优势:本专业创立于2014年,依托国家海洋能源战略需求、毗邻东海油气资源的区位优势,以及多学科协同创新平台,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海洋油气工程学科,为我国海洋能源开发与绿色转型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排名全国第六,设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术型硕士点。
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博士学位8人,研究生导师6人。教师专业背景覆盖石油地质工程、钻井与完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田化学等领域。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16项、企业级应用项目20余项。本专业还聘请了10余位国内外石油行业专家、学者作为校外客座教授。
本专业以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为依托,以多学科交叉为引擎,形成了“区位赋能实践、科研反哺产业、学科融合创新”的产学研特色,现建有“海洋石油平台实验室”、“油层物理实验室”、“油气开采工艺实验室”和“油田化学实验室”4个专业实验室。建有中海油舟山能源物流基地、中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实训中心、中海油湛江油田分公司、中石化华东技师学院、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实习基地等5个实习基地。
主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有石油地质学、油层物理、海洋钻井工程、海洋油气开采工程、海洋油气集输工程、海洋平台与结构物工程、渗流力学、钻井液工艺学实验、石油工程设计等。
就业去向:海洋油气工程毕业生就业主要在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中化等央企,以及石油行业内从事油气田开发服务、油田化学品研发、油气资源开采技术咨询等工作。
典型就业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壳牌燃油有限公司、中石化浙江省分公司、中石油浙江省分公司、中化道达尔油品有限公司、中国船燃航运公司、新奥燃气等油气资源中上游行业单位。
典型读研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常州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俄罗斯古勃金大学等,近4年平均升学深造率在34.78%。
优秀毕业生代表

刘泰鑫
2024届海洋油气工程毕业生
现在西南石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本科阶段任班级班长、院团委宣传部部长、班主任助理。2020-2021学年获省政府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干部;2021年校田径运动会绕杆接力赛第一名、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竞赛活动三等奖;2021-2022学年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干部。

张耀龙
2024届海洋油气工程毕业生
现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
本科阶段任班级组织委员,2020-2021学年二等奖学金; 2021-2022学年三等奖学金;2023年获第十四届“书香海大”专业读书之星、第十三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

魏钰嫣
2024届海洋油气工程毕业生
现在香港岭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王硕
2024届海洋油气工程毕业生
现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硕士学位
本科阶段任学院团委志愿实践部部长,2020-2021学年获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2021-2022学年获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
沈照宇
2023届海洋油气工程毕业生
现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硕士学位
本科阶段任班级寝室长,2020-2021学年获单项奖学金、第十二届浙江省挑战杯二等奖;2021-2022学年获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工科类三等奖。

杨磊
2023届海洋油气工程毕业生
现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攻读硕士学位
本科阶段任班级安全委员,2019-2020学年获单项奖学金;2020-2021学年获第十二届浙江省“挑战杯”二等奖、单项奖学金;2021-2022学年获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
徐晨业
2023届海洋油气工程毕业生
毕业后就职于中石化胜利油田
张云林
2023届海洋油气工程毕业生
毕业后就职于中石化胜利油田
本科期间曾获第十二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